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3年, 第32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3-03-28 上一期    下一期
    决策科学与运营管理
    多中心共同配送开闭混合式的车辆路径优化问题
    王勇, 罗思妤, 周雪, 刘永, 许茂增
    2023 (2):  215-232.  doi: 10.3969/j.issn.1005-2542.2023.02.001
    摘要 ( )   PDF(4831KB) ( )  

    针对多中心共同配送开闭混合式车辆路径优化研究在资源集成共享和合作收益分配机制设计结合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研究多中心共同配送开闭混合式的车辆路径优化问题。首先,构建了包含运输成本、惩罚成本、租赁成本和配送成本等物流运营总成本最小的优化模型。其次,根据模型特征设计了考虑客户点地理位置和时间窗约束的三维K-means聚类算法,进而提出了遗传-粒子群混合优化算法求解模型。该混合算法设计了遗传算法和粒子群算法间的选择性赋予机制,提高了种群的多样性和获取优化解的收敛性,并增强了混合算法的局部和全局搜索能力。再次,应用成本差值分配方法进行多中心共同配送的收益分配优化研究,进而应用严格单调路径原则研究了联盟合作序列选择问题,并进行了多中心共同配送的联盟稳定性检验研究。最后,通过算法比较分析和实例数据对所提模型和算法进行了验证研究,并比较分析了不同配送模式下多中心共同配送优化方案各指标的差异,进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研究成果可为多级多中心共同配送的网络优化问题研究提供方法参考和决策支持。

    相关文章
    网络外部性影响下移动应用的商业模式选择与竞争
    李忠平, 王乐, 孙连家, 王璐瑶
    2023 (2):  233-247.  doi: 10.3969/j.issn.1005-2542.2023.02.002
    摘要 ( )   PDF(4016KB) ( )  

    移动应用是本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企业关于维持垄断与引入竞争之间的权衡受到移动应用行业的网络效应的影响,按次付费模式的兴起引发了移动应用企业对按次付费模式与传统销售模式的商业模式选择问题。基于消费者效用理论,建立关于移动应用企业商业模式选择问题的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不同网络外部性强度影响下,企业的最优商业模式选择和相应的竞争策略。研究发现,采用传统销售模式的移动应用企业可以适当地引入采用按次付费模式的竞争者来提高自身的整体利润,而采用按次付费模式的移动应用企业应尽量避免竞争,通过专利化等方式维持垄断地位。

    相关文章
    基于策略型消费者的数字音乐平台服务定价策略
    李春发, 米新新, 郝琳娜, 周驰
    2023 (2):  248-259.  doi: 10.3969/j.issn.1005-2542.2023.02.003
    摘要 ( )   PDF(1256KB) ( )  

    科学合理的服务定价策略是数字音乐平台提升用户黏性和盈利水平的关键。针对数字音乐平台的免费、单阶段、连续阶段服务特点及策略型、短视型消费者的行为特征,构建基础模式和混合模式下的两阶段博弈模型,对比分析平台的最优定价、利润水平和市场需求量,揭示平台服务水平、消费者支付意愿和策略型消费者所占比例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相对于基础模式,采用混合模式可以提高数字音乐平台利润水平;平台单阶段会员服务应采取撇脂定价策略,会员服务价格随消费者支付意愿的提高而提高;若提供较高水平的免费服务,平台降低会员价格并不能保证需求和利润的提升。随着策略型消费者占比提高,平台应降低连续阶段会员服务价格以提升盈利水平。

    相关文章
    平台电商的用户细分策略及行为定价
    李锋, 魏莹
    2023 (2):  260-275.  doi: 10.3969/j.issn.1005-2542.2023.02.004
    摘要 ( )   PDF(7859KB) ( )  

    行为定价是企业实践中经常采用的策略,是指基于用户行为进行分类并实施区别定价。随着平台经济的发展,平台方拥有丰富的用户信息,竞争企业如何充分利用这些信息资源细分用户并制定价格,成为一个重要的管理问题。平台用户的品牌偏好异质性和有限理性行为使得这个问题更具挑战。基于数学建模和多智能体建模仿真方法,对比分析不同的信息和分类策略的优劣性。进一步探讨包括消费者购买意愿、品牌忠诚、有限理性等多种行为因素对消费者购买决策和价格博弈的影响。研究发现,根据用户的历史购买记录对用户进行分类并采取不同的价格策略,企业受益最大;反之,信息过量可能导致企业受损。面临消费者有限理性行为,企业采用行为定价策略可从中获益;当市场上消费者的产品购买意愿较低时,区别定价能为企业带来更显著的收益提升。此外,当竞争对手采用行为定价策略时,企业实施区别定价而非统一定价应对有利于自身。

    相关文章
    工业工程与工程管理
    可预知扰动工况下NWT-B与NIT-B调度问题性质研究
    薄洪光, 梁利静, 卢治兵, 李龙龙
    2023 (2):  276-289.  doi: 10.3969/j.issn.1005-2542.2023.02.005
    摘要 ( )   PDF(7902KB) ( )  

    针对无等待批量流水线(NWT-B)和零空闲批量流水线(NIT-B)的加工特点,研究了可预知机器扰动工况下调度规则的适用性。面向双机成比例流水线环境,以加工批最大完工时间或完工时间和最小为初始调度目标,以拖期时间和最小为扰动修复目标,考虑加工批权重是否存在两种情况,提出了分别兼顾不同初始调度目标和不同扰动修复目标的5个干扰管理问题;运用反证法和综合法等方法,分别证明了SPT、WSPT及LPT调度规则在求解上述5个问题中的适用性。研究成果对流程加工型企业快速响应可预知扰动工况提供了方法支持。

    相关文章
    空驶出租车是否应使用多乘员车道——考虑合乘与出租车的交通均衡研究
    丁冬, 帅斌, 祝进城, 刘思甜
    2023 (2):  290-299.  doi: 10.3969/j.issn.1005-2542.2023.02.006
    摘要 ( )   PDF(6699KB) ( )  

    为了探索空驶出租车是否应使用多乘员车道(HOV车道),基于空间结构的出租车市场均衡条件,考虑Logit出行方式划分和路径选择均衡,采用组合变分不等式描述了准许和禁止空驶出租车使用多乘员车道的混合交通系统。将模型和算法应用于一个算例,通过比较静态分析探索了算例中单位合乘车辆平均合乘率、路网中出租车数量与出租车起步价的变化对均衡路网的效果产生的影响,并观测了多乘员车道流量。结果表明:准许空驶出租车使用多乘员车道有可能造成类似Braess悖论的现象,使社会福利降低,而具体是否造成这种现象与路网的参数有关;同时,准许空驶出租车使用多乘员车道取得的效果有限,且基本是由于交通流分配造成,而HOV车道过饱和现象很少出现。除此之外,探索了单位合乘车辆平均合乘率、路网中出租车数量与出租车起步价3种变量对准许空驶出租车使用HOV车道这一政策的影响。

    相关文章
    基于量子区块链的碳配额交易模型
    张艺, 吴卿婧, 胡伟
    2023 (2):  300-307.  doi: 10.3969/j.issn.1005-2542.2023.02.007
    摘要 ( )   PDF(1063KB) ( )  

    针对目前能源交易体系存在安全性较低、平台管理成本较高以及碳配额交易空缺的问题,提出基于量子区块链的碳配额交易模型。通过建立碳排放权分配指标体系,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实现碳排放权配额的初次分配,保障参与节点碳配额初始分配的公平性。利用ZSG-DEA(Zero Sum Gains-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模型,计算参与交易主体碳配额利用效率和优化方案,有效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嵌入碳配额交易奖惩系统,有效保障减排低碳主体的利益。采用量子纠缠态签名智能合约,保障碳配额交易的量子通信安全,进行交易节点间的身份验证。算例分析表明,该交易架构能够有效保障碳配额分配的公平性,提高碳配额的利用效率,保障碳配额交易过程中的交易数据和用户信息安全性,为推动后量子时代的碳配额交易进程提供理论支撑与决策支持。

    相关文章
    大数据与信息管理
    重大突发疫情下考虑攀比公平的方舱医院容量配置优化
    刘明, 连靖萱, 曹杰
    2023 (2):  308-318.  doi: 10.3969/j.issn.1005-2542.2023.02.008
    摘要 ( )   PDF(1576KB) ( )  

    方舱医院在武汉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阻击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现有研究还鲜有从公平视角探讨方舱医院扩容的时间-空间优化分布问题。以武汉方舱医院床位扩容过程情景重建为研究对象,首先界定了考虑攀比心理的公平函数用于刻画疫区民众的公平感知缺失程度,继而建立重大突发疫情中考虑攀比公平的方舱医院容量配置优化模型,借助可接收的轻型感染者数量这一中间变量,有效刻画方舱医院容量配置与疫情扩散演化之间的交互耦合作用。测试结果表明:相较于未考虑公平性,考虑公平因素后的方舱医院建设时间-空间分布与武汉疫情期间的方舱医院实际扩容过程更加接近,且较实际所需的床位数更少;不仅如此,考虑公平因素后的累计感染人数更少,能够更早完成“应收尽收”目标且应急预算分配比例稳定。此外,研究还发现,方舱医院的设置起始时间非常重要,而应急预算的投入则存在较为明显的边际效用递减效应。

    相关文章
    问题特征与用户特征对在线用户新冠肺炎疫情知识共享行为的动态影响:问题信息量与问题聚焦度
    吴红, 申婧璇, 邓朝华, 张博文
    2023 (2):  319-331.  doi: 10.3969/j.issn.1005-2542.2023.02.009
    摘要 ( )   PDF(1286KB) ( )  

    社交媒体作为信息传递、观点交流、帮助寻求的重要媒介,在新冠肺炎病毒爆发期间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如何促进用户知识共享是社交媒体研究热点。以新冠肺炎疫情为研究背景,从谁发帖子和如何发帖两个维度探究在线知识共享行为。首先,基于LDA算法对相关帖子进行主题聚类,获得帖子的问题特征;纳入问题特征与用户特征,重点关注帖子问题信息量与聚焦度,构建用户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考虑事件发展的3个阶段,探究影响因素在不同阶段影响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提高问题聚焦度与信息量可以有效促进用户的在线知识共享行为。在事件发展的不同阶段(初期、爆发期、缓和期),问题特征和用户特征的影响具有异质性。社会认同对身份标识/社会连接与知识共享行为关系的调节作用显著。为知识共享行为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研究结果对用户行为和平台规则制定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关文章
    数字经济与金融工程
    基于双重XGBoost模型的农产品期货波动率预测——以玉米期货为例
    胡越, 王桑原, 覃浩恒, 徐亮, 张一苇
    2023 (2):  332-342.  doi: 10.3969/j.issn.1005-2542.2023.02.010
    摘要 ( )   PDF(1293KB) ( )  

    农产品期货的波动率在农产品衍生品定价、风险分散和农产品风险对冲等领域都起着关键性作用。对波动率进行预测,投资者可以依据波动率预测结果,对预期可能面临的风险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更加精准地进行农产品风险管理。但波动率预测领域存在如下挑战:① 波动率的预测期限较短,仅为1天或3天,难以反映资产在未来较长时间的价格波动率情况;② 以往研究多关注于价格等信息,在波动率预测中对于基本面信息考虑较少;③ 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等预测模型的可解释性较差,网络构建和超参数的选择多依赖于经验选择。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XGBoost模型的波动率预测框架,考虑价格和基本面数据,对于波动率的长期趋势和短期变化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加入了更多信息维度的模型有助于提升波动率预测的精度,相比于传统的GARCH模型,均方误差MSE缩小了35%以上。

    相关文章
    基于自适应矩估计的在线投资组合梯度下降策略
    何锦安, 彭方平, 殷仕成
    2023 (2):  343-354.  doi: 10.3969/j.issn.1005-2542.2023.02.011
    摘要 ( )   PDF(6419KB) ( )  

    对于在线投资组合选择问题,充分利用历史数据能有效地减少市场噪声对投资策略的影响,但这往往会导致策略计算效率降低。与其相对应的是,高频交易的日益发展与数据量的爆发式增长愈发要求投资策略具备高效的计算能力。为此,借助于自适应矩估计,以增量的方式利用历史数据,提出了一个基于自适应矩估计的在线投资组合梯度下降策略。理论分析表明,该策略具有泛证券性,即其与离线的最优定常再调整策略具有相同的渐近平均对数增长率;同时,该策略在充分利用历史数据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线性时间复杂度。实证分析表明,该策略在收益以及计算时间等指标上表现出较好的性能,同时能承受合理的交易费用,故而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前景。

    相关文章
    技术管理与创新管理
    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与企业创新绩效——基于债务融资成本的中介作用和营商环境的调节作用
    肖振红, 赫博文, 李炎
    2023 (2):  355-366.  doi: 10.3969/j.issn.1005-2542.2023.02.012
    摘要 ( )   PDF(1386KB) ( )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科技和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对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以2010年开始实施的关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7~2019年沪深两市非金融类上市公司面板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倍差法(PSM-DID)检验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从影响机制来看,产业政策可以通过降低债务融资成本显著促进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同时,良好的营商环境能够正向调节产业政策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且对产业政策有效降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相关文章
    合作网络异质性特征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
    周文浩, 李海林
    2023 (2):  367-378.  doi: 10.3969/j.issn.1005-2542.2023.02.013
    摘要 ( )   PDF(3851KB) ( )  

    合作网络是企业适应外部环境变革以进行开放式创新的重要方式。基于2003~2021年SoC芯片行业的联合专利申请数据,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深入剖析了合作创新网络的拓扑结构及其异质性特征,并采用CART决策树、K-Means等机器学习方法实证分析了异质性网络情境中企业创新绩效的内在影响机制与提升路径。发现企业在简单二元关系网络中其创新绩效主要受到合作深度的影响,而在复杂合作关系网络中受到结构特征与非结构特征的共同作用。中介中心度是复杂合作环境中绩效的主要影响因素,合作深度与特征向量中心性在资源聚集程度低的企业群中正向影响创新绩效,度数中心度在资源密集的平台型企业群中正向影响创新绩效,其他特征在两种合作网络情境中差异较小,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并不明显。研究结论为相关技术研发企业进行合作伙伴选择、合理配置网络资源以提升创新绩效提供了网络嵌入路径参考,同时为数字经济时代社会科学研究的范式探索拓展了新的视角。

    相关文章
    企业管理与公司金融
    双元学习、创新驱动过程与数字化转型:数字能力的调节作用
    吕潮林, 彭灿, 曹冬勤
    2023 (2):  379-394.  doi: 10.3969/j.issn.1005-2542.2023.02.014
    摘要 ( )   PDF(3986KB) ( )  

    双循环新格局下,国内市场呈现出需求多元化、竞争压力加剧等特点,而疫情期间,资源匮乏等压力致使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以寻求生机。基于资源基础观和组织学习理论,从双元学习视角探讨了双元学习对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并分析了创新驱动过程和数字能力在上述过程中的作用。采用二阶最小二乘法2SLS和Bootstrap方法对189家企业的调研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双元学习正向影响数字化转型;创新驱动过程在双元学习和数字化转型之间起到中介作用。数字能力分别正向调节了双元学习和创新驱动过程、创新驱动过程和数字化转型的关系。与此同时,数字能力加强了创新驱动过程在双元学习和数字化转型之间的中介作用。

    相关文章
    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大客户依赖性的影响——基于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解释
    李雷, 杨水利, 陈娜
    2023 (2):  395-423.  doi: 10.3969/j.issn.1005-2542.2023.02.015
    摘要 ( )   PDF(1021KB) ( )  

    立足于中国企业普遍存在大客户依赖的现实基础,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两方面探讨数字化转型影响大客户依赖的内在机理,并利用2012~2020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数字化转型显著降低了企业对大客户的依赖程度;机制检验发现,数字化转型一方面有助于企业实现规模经济、增强市场竞争优势,另一方面有利于企业形成范围经济、不断拓宽经营边界,由此降低企业对大客户的依赖;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对大客户依赖的影响在市场化水平低、国有企业以及处于成熟期的企业样本中更显著最后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大客户依赖的降低效用推动了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的持续改善。

    相关文章
    上市公司高管迎合市场并购动机
    尚倩倩
    2023 (2):  424-434.  doi: 10.3969/j.issn.1005-2542.2023.02.016
    摘要 ( )   PDF(1547KB) ( )  

    基于高管代理问题视角,探究资本市场错误定价增加并购的动机。以2007~2019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结果表明并购在资本市场错误定价对高管薪酬影响的中介作用成立,即并购公司股价被高估程度越大,高管增加并购这种隧道行为获取更高薪酬动机更强;融资约束程度正向调节并购在资本市场错误定价与高管薪酬间的中介作用,即融资约束程度高的上市公司高管在公司股价被高估时增加并购获取私利的动机更强;但长期来看股价被高估时进行的并购并不能增加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研究对完善高管薪酬激励与监督以及减少非效率投资行为提供了思路,洞察资本市场如何影响公司投融资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章
    行业研究与案例研究
    新冠疫情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应对政策建议
    陈景秋
    2023 (2):  435-444.  doi: 10.3969/j.issn.1005-2542.2023.02.017
    摘要 ( )   PDF(1003KB) ( )  

    3年在各国样本中的研究证据表明:新冠疫情激增了抑郁、焦虑和压力等心理症状的发生,并且随着时间持续可能损耗人体的适应机能;新冠疫情影响心理健康的介质是渗入生活各方面的系列压力源,对最基础的生理、安全和归属需求产生威胁;疫情下会形成数量巨大的遭受心理健康损伤的易感群体。而我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短板”正是医疗资源分配不均以及专业心理治疗和辅导人才的不足,恰恰难以满足疫情后心理健康问题频发以及治疗和援助需求激增的挑战。为此,当务之急是借助各种技术和政策手段,通过资源整合,最大化整个社会可以提供的心理健康服务资源,满足普通民众寻求心理治疗和援助的需求;同时,政策部门应该抓住疫情后的重要发展机遇,建立健全我国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