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6年, 第25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6-11-28 上一期    下一期
    企业管理
    考虑消费者广告偏好差异的媒体平台竞争
    程贵孙,陈宏民,黎倩
    2016 (6):  977-983. 
    摘要 ( )   PDF(403KB) ( )  
    将消费者对广告的偏好区分为广告厌恶型和广告喜好型,研究了消费者广告偏好差异和广告商不同覆盖情形对媒体平台价格竞争与广告量决策的影响,并进行了社会福利分析。研究发现,无论是广告商是否完全覆盖,媒体平台的广告费将随着广告偏好厌恶型消费者占消费者总人数的比例的增加而增加;广告厌恶型消费者对媒体平台利润的影响取决于广告商是否被完全覆盖。最后,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广告量相比,媒体平台竞争均衡的广告量是否供应过多还是供应不足,这取决于消费者给广告商带来的网络外部性强度和广告厌恶型消费者的比例。
    相关文章
    利益分配视角下产学研协同创新激励机制
    刘勇
    2016 (6):  984-992. 
    摘要 ( )   PDF(610KB) ( )  
    利益是影响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否持续的关键因素,如何在创新主体间建立起恰当的激励机制,提高协同创新价值链整体利益,是产学研协同创新亟需解决的问题。鉴于此,从利益分配的视角,利用博弈论和优化模型,以非协调控制下的收益作为威慑点,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激励模型。通过模型和案例分析,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激励机制能够通过调整分配参数、努力程度和合作程度增加各利益主体收益,实现产学研协同创新价值链增值。
    相关文章
    基于非对称质量损失函数的分段参数设计
    卓德保,胥京波,张浙
    2016 (6):  993-1000. 
    摘要 ( )   PDF(692KB) ( )  
    在产品的制造过程中,由于受到随机因素和系统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产品的质量特性不可能全部保持在目标值上,而是围绕目标值上下波动。偏离目标值就会产生质量损失,通常情况下,质量损失函数是围绕目标值的对称函数。但在实际中,存在非对称现象,此时利用对称质量损失函数进行参数设计的方法已经不合适。在非对称的情况下对质量损失函数及其质量参数进行设计,将非对称质量损失函数分成两段,每一段分别构造不同的对称损失函数,然后分别计算两端的质量损失,两者之和即为总损失。在此基础上,以质量损失最小化为目标,进行质量函数的稳健性和灵敏性设计。最后,通过实证案例进行可行性验证。
    相关文章
    金融工程
    通货膨胀、财富幻觉与资产定价
    吴晓霖,蒋祥林,苗明
    2016 (6):  1009-1015. 
    摘要 ( )   PDF(869KB) ( )  
    投资者消费层面的货币幻觉对跨期消费和资产定价产生了影响。现实中的投资者同样无法理性区分名义财富和实际财富,这种偏差可以认为是货币幻觉在财富层面的表现,称为“财富幻觉”。构建了一个包含资本主义精神和财富幻觉的效用函数,基于该效用函数研究了投资者的跨期消费、资产配置和资产定价问题,建立了通货膨胀影响投资者行为和资产定价的新机制。
    相关文章
    投资者过度自信与A-B股溢价的关系
    李潇潇,卢磊
    2016 (6):  1016-1022. 
    摘要 ( )   PDF(914KB) ( )  
    主要分析不完全理性投资者的心理(过度自信)与A-B股溢价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基于投资者过度自信的A-B股价格均衡模型,模型分析表明,当投资者的过度自信程度越严重,A、B股的价格越高,但是A股价格比B股价格提升的更大,表现为A-B股的溢价越严重。通过构造度量投资者过度自信程度的指标,实证检验了国内有信息投资者的过度自信程度与A-B股溢价存在正相关的理论关系,并且实证结果表明,投资者的过度自信对溢价影响不仅与整个市场情绪有关也与公司的特征有关。
    相关文章
    开放式信用债券型基金的最优投资策略
    卞世博,张熠
    2016 (6):  1023-1028. 
    摘要 ( )   PDF(914KB) ( )  
    假设开放式信用债券型基金的资金净流入为一个随机过程,基金的投资目标为基于最终财富的期望效用最大化,研究了基金如何对信用债券以及银行存款进行最优投资,并利用鞅方法给出了此优化问题的解析解。结果表明:开放式信用债券型基金对信用债券的最优投资策略是跳跃风险溢价以及剩余投资期限的增函数;是违约损失率以及资金净流入波动率的减函数。
    相关文章
    管理信息系统
    基于IT过程观的信息系统应用能力理论构建与实证检验
    周宇,仲伟俊,梅姝娥
    2016 (6):  1029-1039. 
    摘要 ( )   PDF(914KB) ( )  
    为了更好地理解企业利用信息系统实现竞争优势的机制,基于IT过程观、能力层次观和IT竞争战略等理论,构建了信息系统能力、信息系统应用能力、信息系统支持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对201家企业的有效样本进行数据拟合。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验证了信息系统能力、信息系统应用能力和信息系统支持能力的构成。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利用信息系统实现竞争优势必须通过信息系统应用能力、信息系统支持能力等不同中间层次的中介变量实现。
    相关文章
    无量纲化方法的选取原则
    李玲玉,郭亚军,易平涛
    2016 (6):  1040-1045. 
    摘要 ( )   PDF(1051KB) ( )  
    采用不同的无量纲化方法进行评价数据预处理时,会得到不同评价结果,以拉开档次法为例,分析了选取无量纲化方法的原则。构建了选取无量纲化方法的3个原则,即变异性、差异性和稳定性原则;选用数值仿真方法对3条原则进行了分析;最后,得出线性比例法是适合于拉开档次法的最佳无量纲化方法的结论。该研究思路可推广至其他综合评价方法选取适用的无量纲化方法的相关研究。
    相关文章
    运筹学与工业工程
    基于LCLV模型的通勤方式选择行为
    付学梅,隽志才
    2016 (6):  1046-1050. 
    摘要 ( )   PDF(1096KB) ( )  
    基于Integrated Choice and Latent Variable (ICLV)模型,结合2013年绍兴市居民出行调查数据,研究通勤者的方式选择行为,包括小汽车、公交车、摩托车和电动车等4种当地居民在日常生活中较常用的交通方式。模型不仅分析了可观测的个人及家庭的社会经济属性对通勤方式的影响,而且通过潜变量模型构建通勤者个人对各类出行方式的态度等不可见因素,并将其纳入选择模型。结果表明,潜在的心理因素同样对方式选择行为有重要影响,并能够揭示选择行为的内在原因。该研究可为交通需求管理策略制定者以及交通规划者提供指导意见,从而促进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章
    管理信息系统
    新进企业合作伙伴搜寻、网络结构与创新扩散效率
    马永红,张帆,周文,王展昭
    2016 (6):  1051-1057. 
    摘要 ( )   PDF(1094KB) ( )  
    针对集群新进企业合作伙伴搜寻的空间约束性,研究空间约束下的新进企业不同合作伙伴搜寻方式对集群合作创新网络结构及创新扩散效率的影响。运用多智能体仿真的方法,构建基于空间约束的集群新进企业合作伙伴搜寻的动态模型,分别比较分析局部搜寻网络、全局搜寻网络、混合搜寻网络这3种网络的基本拓扑结构特征及创新扩散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局部搜寻网络平均路径长度和网络直径大于全局搜寻网络,而平均聚类系数、平均度、网络密度均小于全局搜寻网络;从创新扩散深度、创新扩散速度、创新扩散深度的波动性和创新扩散速度的波动性来看,全局搜寻网络更利于集群创新扩散,全局搜寻是更利于集群创新扩散的新进企业合作伙伴搜寻方式。集群中采用全局搜寻模式搜寻合作创新伙伴的新进企业数量越多,集群创新扩散效率越高。
    相关文章
    运筹学与工业工程
    基于相容性的区间直觉模糊信息的逆判问题
    陈岩,金爽,杨依宁
    2016 (6):  1058-1065. 
    摘要 ( )   PDF(1096KB) ( )  
    相关文章
    群行为扩散中的广义影响力模型
    马峻,王伟
    2016 (6):  1066-1074. 
    摘要 ( )   PDF(1194KB) ( )  
    管理复杂性研究中的群行为问题,社会交互性数理关系刻画是一个关键点,这种动态交互性导致了群行为扩散。在关注群内个体局域交互影响的同时,建立了可以刻画广义交互影响的模型,并提出相应实现算法;利用有效的实证实验,根据建立的群网络模型拓扑特性,借助于仿真实验验证了相同情境下群行为扩散过程,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说明本文提出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相关文章
    社会经济系统工程
    基于三螺旋模型的上海区位-产业-产业垂直关联的实证分析
    王炜,罗守贵
    2016 (6):  1075-1082. 
    摘要 ( )   PDF(1198KB) ( )  
    三重螺旋模型创立以来被广泛地应用于分析产学研三者互动演化关系,本文基于作者掌握的一套企业微观数据,将三螺旋理论运用于区位、产业类型和联系两者的产业垂直空间关联这三者之间的互动分析,定量地从时间演化角度分析了代表上海区位-产业类型-产业垂直关联的三维协同信息的耦合度变化,揭示了近年来上海产业结构升级和区域空间结构调整过程中产业空间系统演化的过程。
    相关文章
    资源视角下的腐败网络扩散机制:基于Agent的仿真
    张兵,乐云,陆云波,李永奎
    2016 (6):  1091-1098. 
    摘要 ( )   PDF(1242KB) ( )  
    大量工程腐败案例表明,腐败背后存在着腐败网络,这些腐败网络具有隐蔽性。为探究工程腐败中的腐败网络特征,利用基于Agent的模拟仿真技术,从腐败行为方式、腐败关系2个变量对腐败网络形成过程中的腐败资源以及腐败网络拓扑结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在腐败网络扩散过程中,弱关系共享强关系资源并为腐败网络带来了异质性资源,扩大了腐败网络范围;强关系规模决定着腐败网络的资源大小,腐败网络的平均路径长度较小,聚类系数值较低,呈稀疏网络特征;并且强关系数量越多,腐败网络的运行效率越会得到提升,越容易在腐败网络中形成腐败小团体。因此,需要从抑制腐败资源扩散和网络拓扑结构破坏两个视角对腐败网络进行治理。
    相关文章
    基于多案例研究的群体性突发事件结构化描述与控制决策
    李勇建,王治莹,王姝玮
    2016 (6):  1099-1107. 
    摘要 ( )   PDF(1289KB) ( )  
    借助扎根理论思想,通过多案例研究而得到了影响我国群体性突发事件演进的11个因素。然后,考虑到这些因素的角色差异,构建了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结构化描述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该模型中的属性进行逐一分析,提取出决策者的5个可控属性。进一步,运用交互网络评估方法研究了这些可控属性间的交互作用,给出了其评估模型。最后,以2008年甘肃陇南“11.17”事件为例进行了案例研究,并定量考查了各种应急措施对属性系统稳定性的不同影响。
    相关文章
    补贴率不确定下的能源生产动态
    杨宏林,王林
    2016 (6):  1108-1113. 
    摘要 ( )   PDF(1364KB) ( )  
    考虑一个能源生产企业同时生产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总需求逐年递增的前提下,综合考虑能源市场需求、能源生产成本以及政府调控3个因素,建立了能源生产的动态优化模型,得到了能源最优生产路径。研究发现,政府对可再生能源的技术补贴率的调整时间存在转折点,且转折时间随贴现率的增加而增加。政府可根据补贴调整时间与转折时间的大小关系以及调整目标(增加可再生能源或不可再生能源的生产速度),确定相应的调整策略。
    相关文章
    运营管理
    风险规避下基于价格折扣的双渠道供应链协调
    徐广业,张旭梅
    2016 (6):  1114-1120. 
    摘要 ( )   PDF(1362KB) ( )  
    在制造商和零售商都为风险规避类型下,利用均值方差模型研究了双渠道供应链的协调问题,建立了具有风险规避型双渠道供应链的集中式决策与分散式决策的均值方差模型,分析了风险规避度对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影响。研究发现,风险规避下产品的价格小于风险中性下产品的价格和分散式决策下的价格大于集中式决策的价格,说明了在分散式决策下双渠道供应链系统将失调。为了达到双渠道供应链协调,设计了一种与直销价格相关的价格折扣机制以实现具有风险规避型双渠道供应链系统的协调,论证了所设计的价格折扣协调机制虽然能够增加双渠道供应链和零售商的利润,但是制造商将遭受到损失,而价格折扣和转移支付的组合机制能够使制造商和零售商达到双赢的局面。
    相关文章
    易腐商品需求同时依赖库存量与延期支付期限的库存策略及模型
    崔玲,彭凯,胡劲松,Valdimir V. Mazalov
    2016 (6):  1128-1135. 
    摘要 ( )   PDF(1425KB) ( )  
    考虑到市场需求不仅受零售商库存量的影响,而且常依赖于零售商的延期支付策略,研究了易腐商品需求同时依赖于库存量与延期支付期限的两级延期支付库存策略问题。刻画了零售商平均利润最大化模型,分析了零售商利润函数的函数性质,并给出了最优性条件。利用数值算例,对关键参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算例表明:① 消费者需求敏感于零售商库存量时,零售商增加商品订购量意刺激市场需求,零售商利润增加;② 零售商扩大延期支付期限时,刺激了市场需求,收益增加,但同时利息成本增加,最终导致零售商利润先增后减。
    相关文章
    考虑利他偏好的企业努力行为和供应链运作
    浦徐进,张兴,韩广华
    2016 (6):  1136-1145. 
    摘要 ( )   PDF(1467KB) ( )  
    修正决策者是完全自利的假设,将利他偏好纳入企业效用函数的构建,基于制造商和供应商间的Stackelberg博弈分析,考察利他偏好对双边努力行为以及供应链运作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 企业的合作努力行为受自身的利他偏好影响,而生产努力行为受对方的利他偏好影响;② 企业利他偏好的存在不仅能提高对方的效用,同时也能提高自身的效用;③ 相比于占主导地位的下游制造商,上游供应商的利他偏好对提高供应链整体效用的作用更大;④ 当制造商和供应商的利他偏好水平同时增大时,供应链整体效用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
    相关文章
    基于客户动态需求属性的物流配送线路聚类优化
    韩世莲
    2016 (6):  1146-1153. 
    摘要 ( )   PDF(1463KB) ( )  
    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物流配送面临日益复杂和多变的客户需求并成为电子商务应用的重要制约因素和瓶颈环节。根据客户需求特点,提出了一种反映客户动态需求属性的物流配送线路聚类优化方法。提出了一种可以反映多种客户需求属性的模糊系统聚类方法进行客户分类,运用智能加权对动态属性进行集成和生成相应的配送策略。本文的客户动态需求属性不同于大多数车辆路径问题(VRP)文献所经常考虑的静态地理属性。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常见的“按时间配送”和“按范围配送”成为本文新方法在不同属性权重下的2个特例。最后,通过一个单、双向混合配送线路选择算例表明新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关文章
    基于Ramp-型需求及混合指数分布变质率的变质性物品库存系统的订货策略
    赵连霞
    2016 (6):  1154-1162. 
    摘要 ( )   PDF(1464KB) ( )  
    研究了基于Ramp-型需求及混合指数分布变质率的变质性物品的库存系统的订货策略问题。在假设物品的需求率为分段函数形式下,分别就库存系统起始条件为现货销售和预销售的情形建立了相应的库存模型,并给出了模型的最优库存安排策略。同时,对该库存模型的最优策略问题进行了数值算例检验,并对主要参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
    相关文章
    产出不确定的供应链应收账款抵押融资策略
    彭红军
    2016 (6):  1163-1169. 
    摘要 ( )   PDF(1465KB) ( )  
    研究产出不确定的供应链应收账款抵押融资模式下的最优融资额度和运作策略,并与资金充足情况下供应链的运作决策进行了对比。最后,进行了算例分析。研究表明:当产出不确定的风险较大时,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下供应商的生产积极性高于资金充足的情况,而商业银行的贷款额度决策有利于控制供应商的冒险性,说明研究产出不确定环境下的融资额度决策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随着抵押的应收账款额度的增加,商业银行决策的贷款额度相应增加,而供应商的生产和融资积极性却随之降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