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8年, 第27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8-05-28 上一期    下一期
    社会经济系统工程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长效合作机制:基于144家联盟的实证研究
    解学梅,孙科杰
    2018 (3):  401-413. 
    摘要 ( )   PDF(767KB) ( )  
    近年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已成为推动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新型主导模式。基于国内外已有研究,构建了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合作机制的理论架构,包括联盟运行机制、联盟激励机制、联盟控制机制和联盟整合机制,并基于144家上海地区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调研数据,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多维合作机制与联盟绩效和企业绩效关系的影响机理进行探究。研究结果表明,良好的联盟运行机制、激励机制、控制机制、整合机制均与联盟绩效和企业绩效呈现正相关关系,并且,联盟绩效在合作机制与企业绩效关系中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企业管理
    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位演化的影响因素及路径选择
    陈瑜,谢富纪,于晓宇,贾友
    2018 (3):  414-432. 
    摘要 ( )   PDF(849KB) ( )  
    利用进化博弈理论从生态位演化角度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及在不同外部环境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最佳行动策略。采用Matlab软件对博弈推导结果仿真模拟,并结合光伏产业的实例说明技术创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位演化过程中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创新成本、政府补贴、预期收益率、扩张所获得的额外收益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位演化的决定因素。研究深化了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位影响因素的理解,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有重要的政策启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社会网络嵌入情境下R&D团队内部知识转移影响机理——基于制造企业的实证研究
    徐建中,朱晓亚
    2018 (3):  422-431. 
    摘要 ( )   PDF(970KB) ( )  
    知识的有效转移是组织提升知识创新绩效的关键渠道,知识转移活动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为明确制造企业研发团队内部知识转移的影响机理,在对实际制造企业研发团队社会网络分析基础上,运用多Agent仿真思想对团队内部知识转移过程进行动态仿真,对仿真结果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企业研发团队内部社会网络的整体网络特征与知识转移效果呈倒“U”型相关;团队网络结构洞、中心性皆能调节知识缄默性与知识转移效果间的负相关关系,知识转移意愿在团队网络密度与知识转移效果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知识转移能力在团队网络结构洞、中心性、平均距离与知识转移效果间均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研究旨在进一步剖析知识活动规律,为制造企业有效管理知识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公司金融
    企业家多重政治联系与企业绩效关系:超可加性、次可加性或不可加性
    刘林
    2018 (3):  433-451. 
    摘要 ( )   PDF(1241KB) ( )  
    企业家设法从政府获取各种稀缺资源来发展企业,因而积极与政府构建各种各样的关系。但仅有薄弱的政治联系顶多只能接触到这些政治资源,还不足以从政府机关获取资源并将这些资源的价值变现。本文的主张是企业家与政府的多重联系比单一的联系具有更大的影响力,而这种更大的影响力更能够将政治资源的价值在企业里得以实现。根据中国民营上市公司2003~2011年的经验数据,验证了这些命题。结果发现,不同类型的政治联系彼此之间不完全独立,也不完全等同,也即具有次可加性。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这两类政治联系彼此之间还有弱的可减性。单一的政治联系对于企业绩效没有多大的效应,二重政治联系对于企业绩效有积极的弱效应,而三重政治联系则存在明显的负效应。分析了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及其理论解释,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强制性和自愿性碳信息披露制度对比研究——来自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
    杨子绪,彭娟,唐清亮
    2018 (3):  452-461. 
    摘要 ( )   PDF(1155KB) ( )  
    对比研究了在强制性和自愿性披露制度下:① 企业碳信息质量是否存在差异;② 投资者对碳信息的解读是否存在差异。研究发现,强制性碳披露的质量更高,却未能为投资者提供有用的增量信息。相反,自愿性碳披露更多地被投资者使用,表现为企业价值与披露质量显著正相关。该结论符合信号理论的推论。此外,还发现,政治关联与企业碳信息披露质量的关系呈倒U型。最后,提出了规范企业碳信息披露、加强市场有效性的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社会经济系统工程
    雾霾背景下政府监管与交通企业低碳行为演化博弈
    徐莹,张雪梅,曹柬
    2018 (3):  462-469. 
    摘要 ( )   PDF(1228KB) ( )  
    雾霾背景下,针对城市低碳交通建设问题,考虑第三方公众的监督作用,构建政府监管部门与交通企业的演化博弈模型,建立复制动态方程,得到不同情形下政府和企业的演化稳定策略;并通过数值仿真,分析监管成功率、第三方举报率对政府策略选择的影响。研究表明:交通企业低碳策略的实施受到政府监管力度、查处成功率以及第三方举报率的影响。在不同情势下,政府部门可以通过理性决策和策略选择,有效遏制企业非低碳的违规行为,为城市低碳交通体系的建设提供参考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指数需求下农产品供应链渠道利润的公平分配机制
    冯春,于宝,王雅婷,张怡
    2018 (3):  470-477. 
    摘要 ( )   PDF(1268KB) ( )  
    考虑指数需求下的“农批市场+农户”二级农产品供应链,以“农超对接”渠道为例,具有优势或劣势不公平厌恶的渠道成员对渠道定价策略会产生一定影响。基于Stackelberg博弈,分析不同公平参照点对各渠道主体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① 仅农批市场具有公平关切时农批市场会压低农产品收购价格,在一定情况下可以优化供应链双重边际化效应且不改变渠道的公平协调状态;② 当农户同时具有公平关切时,农户为了追求公平宁愿放弃一部分自身利益,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农超对接”渠道的整体利润,使得渠道效率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运筹学与工业工程
    基于历史故障数据的二手设备维护策略优化
    董克,吕文元
    2018 (3):  478-483. 
    摘要 ( )   PDF(1811KB) ( )  
    针对二手设备租赁维护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种周期预防维护策略模型。该策略综合考虑设备的年龄、预防维护和小修等因素对维护费用的影响,以设备的历史故障数据信息为依据,使用最大似然估计解析方法对设备的故障率分布函数参数进行估计,建立以出租方维护成本最小化为目标的等周期预防维护策略模型。最后,给出算例分析。研究表明,该策略符合租赁设备维护的实际情况,可为出租方提供有效的个性化维护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制造商双渠道与店中店销售模式选择策略
    郭金森,周永务,李昌文,任鸣鸣
    2018 (3):  484-492. 
    摘要 ( )   PDF(141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基于PSO-GA-ANN的铁矿石采选品位与投资策略优化
    廖诺,贺勇
    2018 (3):  493-499. 
    摘要 ( )   PDF(1369KB) ( )  
    在构建非线性多目标优化模型的基础上,集成粒子群(PSO)、遗传算法(GA)与人工神经网络(ANN)等智能优化算法,来确定实现铁矿资源减损和节能降耗的采选品位与投资策略。根据采选生产流程,建立以采选品位与投资策略为决策变量,计划精矿产量为约束条件,资源利用率、总电耗以及经济效益为目标的非线性多目标约束优化模型。将PSO、GA的高效搜索能力和ANN的建模功能相结合,构成PSO-GA-ANN算法来寻找最优采选品位和投资策略。在PSO-GA-ANN算法中,进化个体采用二进制0-1编码和实数编码相结合,适应度函数为3个目标函数的加权和,各个目标的权重采用均匀设计的思想得到,采用基于可行性规则的约束处理技术引导搜索方向。最后,以D铁矿为例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其最优采选品位及投资策略。该方法为新时期铁矿应对资源利用和节能降耗难题提供了科学可行的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管理信息系统
    针对研发网络风险传播的控制方法模型及仿真
    张延禄,杨乃定
    2018 (3):  500-511. 
    摘要 ( )   PDF(1433KB) ( )  
    根据研发网络具有无标度网络和小世界网络特点,提出研发网络的生成模型。从界定风险负荷、确定风险容量、建立风险局域触发规则3个方面构建研发网络风险传播模型。在此基础上,从增加成员企业的风险容量和修复已失效企业两方面提出针对风险传播的控制方法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只有当抗风险能力参数 值超过关键抗风险阈值 时,风险传播才能得到彻底预防与控制。容量大修复策略对控制风险传播的效率最高,接下来依次是度大修复和随机修复策略。控制方法对控制风险传播的效率与成员企业风险容量分布的平均程度正相关,与风险触发条件概率负相关,且受容量大攻击的影响最大,接下来依次是度大攻击和随机攻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基于博弈的蜜罐和入侵检测系统最优配置策略
    赵柳榕,梅姝娥,仲伟俊
    2018 (3):  512-519. 
    摘要 ( )   PDF(1456KB) ( )  
    根据网络攻防的工作量不对称、信息不对称和后果不对称,运用博弈理论与信息安全经济学,构建了蜜罐和入侵检测系统的信息安全技术组合模型。通过比较两种情况下公司和黑客博弈的纳什均衡混合策略,以及不同技术配置下人工调查概率的大小,探讨了入侵检测系统的检测概率和蜜罐个数对最优配置策略的影响,提出了配置两种技术时的预算范围,从而给出蜜罐和入侵检测系统技术组合的最优配置。最后,通过实例进一步验证了相关结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金融工程
    客户特征影响信用卡业务盈利水平的结构方程模型
    王星,金淳,李延喜
    2018 (3):  520-528. 
    摘要 ( )   PDF(1503KB) ( )  
    随着我国信用卡产业快速发展,如何实现盈利已成为商业银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利用商业银行实际经营数据,构建了客户特征对信用卡业务盈利水平影响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复杂客户特征共同作用于信用卡业务盈利水平的影响路径及程度。研究发现, 相比人口统计特征,客户消费行为特征对信用卡业务盈利水平的影响效应更大,客户的年龄、教育程度、收入等6个显著影响信用卡使用的变量对信用卡业务盈利水平的影响不显著。客户的性别、所属地区发展水平等6个变量对信用卡业务盈利水平有显著影响。结果表明,商业银行要想实现盈利,必须摒弃传统观念中对“好客户”的定义,抓住影响盈利的客户特征关键因素,精准定位高盈利客户,提高客户整体盈利贡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基于几何平均亚式期权的投资组合保险策略
    姚远,李光举
    2018 (3):  529-537. 
    摘要 ( )   PDF(1506KB) ( )  
    亚式期权具有强的路径依赖性质,传统投资组合保险中期末价值会受到投资期价格波动的影响,将几何平均价格的亚式期权思路引入到投资组合保险中,构造一种基于几何平均价格的投资组合保险策略(GAPPI),一方面避免了投机者在接近到期日时通过操纵风险资产价格来牟取暴利的可能;另一方面,随着到期日的临近,通过对过去价格依赖性的增强将降低投资组合的波动性。结合我国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采用上证综指的日收盘数据,在不同的风险乘数和要保额度下,分析了GAPPI策略在多头、空头和震荡行情下该策略的表现,并与传统的CPPI策略和TIPP策略进行对比。通过实证发现,多头市场,由于CPPI策略更具有进攻性,其表现优于GAPPI策略和TIPP策略;空头和震荡市场,GAPPI策略更为稳健保守,其表现均比CPPI策略和TIPP策略更优;如果市场走势不明朗或投资者难以做出判断时,可以根据投资者的风险喜好程度进行策略选择,对风险喜好型投资者而言,可以选择CPPI策略,以期在价格大幅上涨时获得较大收益;对风险厌恶型投资者而言,可以选择更为稳健保守的GAPPI策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管理信息系统
    优势直觉模糊粗糙集决策方法及其应用
    刘勇,熊晓旋,刘健
    2018 (3):  538-545. 
    摘要 ( )   PDF(165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运营管理
    考虑模块化和退货率的供应链大规模定制模型
    黎继子,刘春玲,肖位春,曹晓刚
    2018 (3):  546-558. 
    摘要 ( )   PDF(1543KB) ( )  
    供应链大规模定制化生产(MC)是基于上游大规模(MP)标准化生产与下游定制化(CP)生产的有机融合。在电子商务环境中,考虑退货率、模块化程度、生产提前期和定价因素的影响下,建立了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大规模定制的基本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实施MC的不同情况,在竞争环境下,探讨了基于CODP上下游企业两种决策模式。分析发现。同时,决策模式下的定制提前期较长且稳定,而主从决策模式下定制提前期存在缩短的趋势但并不明显。更进一步,将合作博弈引入到CODP上下游竞合环境中,构建了合作博弈下的大规模定制化模型。通过比较竞争和合作环境下的3种决策模式的最优解以及算例,发现在合作博弈决策中产品终端零售价格最低,定制提前期最短,但是存在难以控制,特别是合作博弈决策下模块程度最高,但是需要在一定的退货率的基础上才能维持稳定运作;同时,分析还发现,合作博弈决策下供应链中间批发价格高于竞争环境下同时决策和主从决策的价格,从而有效协调上下游企业的各自收益达到Pareto最优,防止供应链在实施MC时所产生的双边效应。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考虑CSR偏好的供应链企业质量信息纵向传递模型
    李余辉,倪得兵,唐小我,洪定军
    2018 (3):  559-570. 
    摘要 ( )   PDF(1580KB) ( )  
    现有文献主要关注利用直接方式共享下游需求信息,基于信息拥有主体及信息共享方式的视角,考虑一条由一个供应商、一个零售商以及具有企业社会责任(CSR)偏好的消费者构成的供应链,上游供应商通过CSR行为将其私有产品质量信息纵向传递给下游零售商及消费者,建立了基于CSR间接信息机制的上游质量信号传递博弈模型,并在“直观标准”下刻画了模型分离均衡,以考察CSR在共享上游企业质量信息中的角色。均衡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① 充分高水平的CSR行为在分离均衡的意义上能够准确传递供应商质量信息;② 当两类供应商CSR效率差异充分小时,最低的临界CSR水平所对应的均衡是唯一满足“直观标准”的分离均衡;③ 与完全信息情形相比,当两类供应商CSR效率差异充分小时,上述唯一均衡中低质量的供应商策略及盈利性保持不变,而高质量的供应商CSR行为则发生向上“扭曲”,进而导致其盈利性变差(作为一种信号成本)且零售商获利;④ 最低的临界CSR水平随着消费者的CSR偏好程度增加而增加。这些结果揭示了企业CSR行为的质量信息传递动机,在已知直接方式信息成本的情形下也可为企业的信息共享方式选择提供有益决策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促销、价格和展示量影响需求的供应链决策
    魏莹,熊礼洋
    2018 (3):  571-579. 
    摘要 ( )   PDF(1893KB) ( )  
    考虑简单二级供应链收益共享契约环境下,当需求受到促销、价格及货架展示量等多种市场决策影响、且该决策为内生变量时的供应链成员决策。进一步分析当促销投资费用由零售商单独承担、制造商单独承担、两者分担的情况下,供应链成员的优化决策及相关利润。最后,通过数值分析各个市场因子对需求及供应链决策的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销售服务集成商提供售后服务的产品服务供应链能力决策
    掌曙光,但斌,王大飞
    2018 (3):  580-587. 
    摘要 ( )   PDF(1552KB) ( )  
    针对由一个制造商和一个提供售后服务的销售服务集成商构成的产品服务供应链的能力决策问题,建立了制造商和销售服务集成商的主从博弈模型和能力决策函数,分析和比较了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下产品服务供应链的最优生产能力和服务能力以及服务水平,设计了一种使供应链实现帕累托改善的成本分摊-收益共享-固定转移支付契约。研究表明,分散决策下的最优生产能力和服务能力以及服务水平都要弱于集中决策,通过成本分摊-收益共享-固定转移支付契约,销售服务集成商的服务水平提高,产品需求增加,制造商的生产能力扩大,供应链的整体利润得到提高。协调参数满足一定条件时,制造商和销售服务集成商能够实现帕累托改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企业管理
    基于SCP范式的汽车营销模式对比研究
    蔡宾,芮明杰,郑鑫
    2018 (3):  588-591. 
    摘要 ( )   PDF(1644KB) ( )  
    提出了营销模式是汽车流通领域的一项制度安排的思路,将营销模式的研究置于制度的框架体系中,对其内部制度要素和外部制度环境进行研究。在制度的框架体系下,将汽车产业的营销阶段看作一个“微型”产业,借用产业组织理论的SCP范式,从结构、行为和运作绩效等方面对4种不同的汽车营销模式进行深入对比研究,剖析营销模式中制造商、经销商以及消费者等主体之间相互关系以及权益分配,营销模式结构对主体的行为选择和运作绩效的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运营管理
    横向转运策略下支付方式对订货决策的影响研究
    刘冠美,邵晓峰
    2018 (3):  592-600. 
    摘要 ( )   PDF(1846KB) ( )  
    研究连锁企业的零售店在横向库存转运策略中的集中订货决策问题,考虑了先付款后转运与先转运后付款两种支付方式,分析支付方式对订货决策的影响,并比较两种支付方式下订货策略的差异。研究发现,若增加一单位订货的边际利润不小于库存转运的边际利润,愿意购买转运商品的顾客比例增大时,转运前与转运后支付的最优订货量都随之递减;反之,转运前支付的最优订货量随之递减后递增,转运后支付的最优订货量随之一直递增;对比两种支付方式下的最优订货量,当增加一单位订货的边际利润不小于库存转运的边际利润时,库存转运边际利润高的支付方式,相应的最优订货量较小;反之,数值分析发现,库存转运边际利润高的支付方式,相应的最优订货量较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